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30.材料
班上曾有个单亲学生李龙(化名),性格内向孤僻,对老师和同学存有戒心,不管别人怎么亲近,他都总是沉默不
语,还经常跟同班同学打架,令很多老师都很头疼。冬天的一个晚上,董老师刚洗漱完之后准备休息,李龙的奶奶
打来电话,说孩子在家不小心摔骨折了,父母均在外务工,只好求助董老师帮着送到医院。董老师二话不说,赶紧
联系了本校一位有车的同事,将学生送到县医院,不仅帮助缴费、取药,还在床边陪护了一夜,李龙望着董老师,
内心有了深深的触动。
等李龙返校后,董老师通过在课堂上提问最简单的问题鼓励他,课余与他谈心,交流家里的生活情况,通过和风细
雨的语言和关怀,引导李龙改正卫生习惯不好,性格沉默等问题。然后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李龙的奶奶和爸爸
妈妈沟通,发现李龙特别喜欢武侠小说,然后就建议李龙的家长日常要多鼓励李龙,让他放下对老师的戒心。根据
李龙的特点,董老师找来了一些经典的武侠名著,并组织了“我的武侠梦”课外分享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李龙表
现优异,逐渐放下了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戒心,也不再跟同学打架了,逐渐融入到了班集体当中,性格也变得开朗起
来。
.问题:(1)材料中的董老师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 分)
【答案】材料中董老师贯彻了疏导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
因素原则。
.问题:(2)结合材料对这些德育原则加以分析。(10 分)
【答案】第一,材料中董老师贯彻了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教育者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
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董老师课余与李龙同学谈心,交流家里的生活情况,
通过和风细雨的语言和关怀,引导李龙改正卫生习惯不好,性格沉默等问题,体现了疏导原则。第二,材料中董老师贯彻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进行德育
时,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
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材料中,董老师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李龙的奶奶
和爸爸妈妈沟通,构建了家校合力,一起努力促进李龙的转变,体现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第三,材料中董老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材料中,董老师能够针
对李龙“喜欢武侠小说”的特点,采取“我的武侠梦”课外分享活动,帮助李龙融入了班集体,体现了因材施教原
则。
第四,材料中董老师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德育工
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
内部矛盾的转化。材料中,董老师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李龙在“我的武侠梦”课外分享活动中表现优异,逐
渐融入了班集体,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综上所述,材料中董老师能够贯彻德育原则,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值得我们学习。
31.材料
沈老师是八年级的语文老师,沈老师在讲授《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先是给学生播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
的视频。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雄伟壮观。播放视频以后沈老师和学生们展开了如下学习对话:
沈老师:同学们,根据我们昨天的预习以及刚刚观看的视频内容,请积极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说苏州园林
是我国其他园林的“标本”呢?
琳琳:因为苏州园林“可以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它代表了中国园林的特征,
所以它是我国其他园林的“标本”。
沈老师:琳琳真棒!那大家再想一想刚刚琳琳提到的“一副完美的图画”,那么这幅画中,都有些什么内容呢?
诚诚: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
沈老师:所以把这些都有机布置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可以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美的图画”。那么大家猜一猜作者是从欣赏、鉴赏、观赏哪个角度来写的呢?
通过同学们的激烈讨论发现作者描写的苏州园林,是从鉴赏的角度写的,所以他会看到一幅幅画。就这样在沈老师
的不断引导下,学生们愉快的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课后沈老师让同学们找到自己身边的苏州园林并以鉴赏的方式
写一篇小作文,感受一下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美丽图画。
问题:(1)请结合材料说明,沈老师使用了哪些教学原则?
【答案】沈老师贯彻了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等。
首先,该老师贯彻了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
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
能力。材料中,沈老师给学生播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的视频,这说明老师贯彻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其次,该老师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材料中,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的引导着学生进行思考回答问题,这说明老师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最后,该老师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
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材料中,沈老
师在课后让学生们找到身边的苏州园林并写一篇鉴赏小作文,这说明了老师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综上所述,沈老师贯彻了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