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关于教育的起源正确的是( )。
A 生物起源说标志着教育开始转向科学化的解释
B 心理起源说是动物对人的模仿
C 孟禄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
D 劳动起源说代表人是沛西·能
【答案】 A。本题考查教育起源。教育起源包括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其中,生物
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和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
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生物起源说标志着教育开始转向科学化的解释,是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起源理论。但是,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有区分清楚人类的教
育行为和动物的养育行为之间本质的差别,只是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的起源,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把
握教育的问题。因此,A 项正确。
B 项: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
仿。心理起源说批判了“生物起源说”不区分人类教育与动物本能的庸俗教育观点,认为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
而动物界不存在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和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
学家孟禄。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苏联教育学家米丁斯基和凯洛夫。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和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7.张老师刚接手这个班时,班风较差,有些男孩子晚上还在网吧过夜。张老师采取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把行李
搬进男生宿舍,和 32 个男生住在一起。早上叫他们起床,晚上清点人数。一段时间后,全班的学习氛围变好了很
多。这说明张老师重视(
)对人的发展影响。
A 学校教育
B 环境
C 遗传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 B。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
动性。其中,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在人的发展
中的作用:(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
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题干中,为了班风得到良好的发展,张老师搬到宿舍里和学生一起住,监督他们的
起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说明张老师重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B 项正确。
A 项: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包括:(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
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遗传素
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包括:(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
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
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创造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包
括:(1)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2)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
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8.下列关于作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B《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正式诞生
C《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D《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答案】B。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教育著作。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其 1632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
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是 19 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
家,于 1806 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本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正式诞生。因此,B 项表述
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A 项:《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古罗马教育法大师昆体良的著作,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被誉
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育法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洛克在该作品中提出了“白板说”和绅士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9.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体现了教育的( )。
A 经济功能
B 政治功能
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
【答案】A。本题考查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包括:(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题干中,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
高,这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A 项正确。
B 项:教育的政治功能包括:(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教育通
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
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1)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即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
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教育的人口功能包括:(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
重要手段;(3)教育能够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和促进人口流动合理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10.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
A 脱离生产劳动
B 具有等级性
C 重视生产劳动
D 形式简单
【答案】A。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征。古代教育的总体特征包括:(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
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
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题干中,“君子忧道不忧贫”是指君子只忧愁自己的为人,不忧愁是否贫穷。
所以孔子看不起樊迟种田种菜。孔子处于奴隶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教育已经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
的形态。这一时期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A 项正确。
B 项:古代封建社会的学校具有等级性,但是题干未涉及等级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因此,重视生产劳动不属于古代教育的特征。与题干不符,
排除。
D 项: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