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师生、学生间相互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班主任可以开展民主活动,选举班委,组建完善的班级机构。
这说明班级发展处于(
)。
A 组建阶段
B 核心形成阶段
C 成熟阶段
D 发展阶段
【答案】B。本题考查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班集体的发展有组建阶段、核心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其中,
核心形成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
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尚未形成。题干中,师
生、学生间相互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班主任可以开展民主活动,选举班委,组建完善的班级机构。这
说明班级发展处于核心形成阶段。B 项正确。
A 项:组建阶段学生初进学校,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
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成熟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
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
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最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和班风。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发展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多数学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
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初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与题干不符,
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2.杭州某学校为了弘扬当地的园林艺术,联合学校美术专业的老师开设了“走进园林”的系列课程,让学生们加深
对园林艺术的了解。该课程属于(
)。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学校课程
D 必修课程
【答案】 C。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按照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的不同,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中,学校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题干中,该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和
学校的老师,开设了“走进园林”的系列课程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因此,该课程属于学校课程。C 项正
确。
A 项:国家课程是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地方课程是指通过课程满足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必修课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共性,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设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与题干
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3.化学课上,王老师很少让学生做实验。他认为,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即可,去实验室只是浪费时间。王老师的做
法违背了教学过程中(
)。
A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C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D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答案】A。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
律。其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是指直接经验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指
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
的知识与信息,如磁带、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是: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②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题干中,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化学实验是直接经验。化学课上,王老师
很少让学生做实验。他认为,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即可,去实验室只是浪费时间违背了教学过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
验相统一的规律。A 项正确。
B 项: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
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
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得理想的发展与进步。与题干不符,排
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4.主张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
成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道尔顿制B 设计教学法
C 特朗普制
D 个别教学制
【答案】 A。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是由美国的柏克赫斯特于 1920 年在道尔顿中学创立的。它是指教
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
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道尔顿制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有较多的作业室,实行学分制。
题干中所表述的正是道尔顿制。A 项正确。
B 项:设计教学法又叫单元教学法,是由美国的杜威首创,由他的学生克伯屈加以改进而成的。设计教学法主张废
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
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
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是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
班是把大班的学生分为 20 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与题干不
符,排除。
D 项:个别教学制是学校的学生集中于一室,教师轮流传唤每位学生,分别向每位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
改作业,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做作业。与题
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5.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因此,不同民族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质。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属于教育社会属
性中的(
)。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民族性
D 相对独立性
【答案】 C。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
性和民族性。其中,教育的民族性是指在制度、思想、方法上,不同民族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质,尤其是在语言教
学和民族文化传递上。题干中,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
部分,都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因此,不同民族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质。这属于民族性。C 项
正确。
A 项: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
职能决定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历史性是指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教育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内容和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虽然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是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本身作为一种培养人的
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和政治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可能超前,也可能滞后。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