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张“不强迫孩子学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下列最有可能提出这一观点
的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昆体良
1.【答案】B。本题考查西方的教育思想。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他最早提出“寓
学习于游戏”,即主张“不强迫孩子学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B 项正确。
A 项: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提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怎样做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
学生。他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昆体良的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
学法的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2.夜深人静时,能够清晰地听到隔壁的电话铃声,这体现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恒常性
D 理解性
2.【答案】 A。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其中,选择性
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
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题干中,夜深人静时,能够清晰地听到隔壁的电话铃声,说明在夜深人静这
个背景中,电话铃声能够被清晰地区分出来。因此,这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A 项正确。
B 项: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是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
而是总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恒常性是指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与题干
不符,排除。
D 项: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
具有一定的意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3.“出生时心灵犹如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均来源于经验。”这一表述符合( )的观点。
A 内发论
B 二因素论
C 外铄论
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答案】 C。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有内发论、外铄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其中,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由于外铄论
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
面,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代表人物包括荀子、
洛克、华生。题干中,“出生时心灵犹如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均来源于经验。”这一表
述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符合外铄论的观点。C 项正确。
A 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所起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但不能改变和决定人的发展。
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和高尔登。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二因素论企图克服内发论和外铄论的片面性,主张个性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与题干
不符,排除。
D 项: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
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与题干
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4.将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这是根据( )划分
的。
A 类别结构
B 层次结构
C 形态
D 表现形式
4.【答案】B。本题考查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从层次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可分为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B 项正确。A 项:从类别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可分为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从形态上来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5.钢琴老师在讲钢琴琴键的时候,引导小冰在课上学习了钢琴中 7 个基本音阶的音名和唱名。这种学习属于( )。
A 符号学习
B 概念学习
C 上位学习
D 下位学习
5.【答案】 A。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种类。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
学习它们代表什么,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理信息、词汇、图标等的学习。题干中,小冰在课上学习了钢
琴中 7 个基本音阶的音名和唱名。这属于符号学习。A 项正确。
B 项:概念学习是指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
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与题干不
符,排除。
D 项: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
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