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
成年人事项,不属于符合的要求是()。
A.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B.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C.接受未成年人的要求
D.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 年修正本)》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
保护法(2020 年修正本)》第一章第第四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
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三)保
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六)
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C 项为不属于相关要求, C 项当选。
7.小明上课说话影响了老师上课,为了惩罚小明,老师要求小明放学后不准回家,关在办公室反思两小时。老师侵
犯了小明的( )。
A.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公民权。学生的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人
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其中,人身自由权是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
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题干中,小明上课说话影响了老师上课,为了惩罚小明,老师要求小明放学后不准回家,侵犯了小明的人身行动自由。C 项正确。
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学生王某进行义务教育的经费应由
( )保障。
A.王某的监护人
B.当地教育机构
C.儿童福利机构
D.当地人民政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一条
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
府予以保障。”D 项正确。
A、B、C 三项: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不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D。
9.晚自习后,林老师查寝时发现住宿生小武没有在宿舍,想到之前好几次小武都被其父母接回家住,便没有寻找,
决定第二天再找小武确认情况。林老师的做法()。
A. 正确,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
B. 正确,教师有权了解学生情况
C. 不正确,应及时查找
D. 不正确,应首先按照校规对小武进行处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 年修订本)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 年修订本)第三章第三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的,父母或
者其他监护人、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收留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未成年人的,
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无法取得联系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题干中,林老师
查寝时发现住宿生小武没有在宿舍,应该及时查找。因此,林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C 项正确。A、B 两项:林
老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A.项:林老师的行为不正确之处在于他未及时查找。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
10.读初二的小魏在学校被称为“霸王”,经常欺凌同学。班主任李老师告知小魏父母需要加强小魏同学的法治观念、
法治意识。但是小魏父母却认为学生在学校上课,教育的事情应由学校负责,和家长无关。小魏父母的观点( )。
A.错误,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也需要负辅助责任
B.正确,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全部责任
C.错误,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D.正确,学生在学校中是由学校进行教育,家长不需要负【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 年修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2020 年修正本)》第二章第十六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
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题干中,小魏父母认为对小魏的法
制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和家长无关的观点是错误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
责任。C 项正确。
B、D 三项:均表述有误,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 年修正本)》第二章第十六条的规
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