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但这一时期的私学十分繁荣,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
群星闪烁的时代 。这说明教育具有(
)。
A 历史性
B 永恒性
C 生产性
D 相对独立性
16.【答案】D。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虽然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是也有其自
身发展的规律。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
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教育
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即当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改变,某些教育思想、内容、方法还能存在相当长的时
间,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阻碍作用;另一方面,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
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题干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但是文化、教育却十分繁荣灿烂,体现了教育的
相对独立性。D 项正确。
A 项:教育的历史性是指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教育也就
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内容和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教育的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能提供服务和生产劳动能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题干不符,
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D。
17.“把社会当作由个人组成的全体,个人的尊严先于社会;不管多么贫困的人,他们的存在都含有独立的根源,并
渴望更大程度的独立,直至达到人类社会内部不能赋予的完满的精神自由。”这一观点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宗教本位论
D 教育无目的论17.【答案】A。本题考查确立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个人本位论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
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
促使个人实现自我。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康德、萨特、孟子、马里坦、
赫钦斯、奈勒等。题干中,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马里坦,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他将人权分为个人权利、公民
权利与工人权利三种类别。突出了个人权利中的精神生活的自由权;强调按照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处理公民与国家
关系。A 项正确。
B 项: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
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所贡献的指标。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
尔干、凯兴斯泰纳、荀子、纳托普、巴格莱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宗教本位论
的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教育无目的论否定教育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
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18.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立体图形的几何结构,数学教师将 3D 动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教师也可以从繁琐的实物模型中解脱出来,提高教学效果,这使用的教学原则是(
)。
A 循序渐进原则
B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 直观性原则
D 启发性教学原则
18.【答案】 C。本题考查常见的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用形象语言
描述教学对象,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
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题干中,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立体图形的几何结构,数学教师将 3D 动画引入到课堂教
学中,这使用的是模象直观教学手段,对应的原则是直观性原则。C 项正确。
A 项: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
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
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中,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
育的(
)。A 终身化
B 全民化
C 民主化
D 现代化
19.【答案】 C。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
充分的民主教育。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
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
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题干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
有质量的教育。其中,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民主化。C 项正确。
A 项:教育的终身化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教育的全民化,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亦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
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教育的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
教育的历史变化。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现代化、教师队
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教师素质的现代化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20.王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布置不同梯度的作业。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 间接性
B 创造性
C 连续性
D 示范性
20.【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2)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3)需要“教育机智”。其中,因材施教是指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教师必须灵活
地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题干中,王老师在
布置作业时,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布置不同梯度的作业,说明王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属于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B 项正确。
A 项: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
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与题干不符,排
除。
D 项: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