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1.张老师是一名英语老师,为了让自己班级的英语成绩成为年级第一,张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在选择兴趣活动课时都
选择英语。张老师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英语教学
B.正确,有利于提升班级整体英语成绩
C.错误,对其他学科教学造成了干扰
D.错误,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独特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其中,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是指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这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
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端,须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贯
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内各有所长、
有所成就的人。题干中,张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将英语作为自己的兴趣,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没有看到学生具
有自身的独特性,做法是错误的。D 项正确。
A、B 两项:张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张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干扰到其他学科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D。
2.宋老师是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他认为学生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考上高中,于是将学生初三这一年的音乐、体育、
美术课全部换成语文、数学、英语课。宋老师的做法( )。
A.未征得其他科任老师的同意
B.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
C.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D.适应社会竞争的要求
3 为缓解生源压力,某片区决定新增一所学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是()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合格的教师
C.有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学生宿舍楼
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设
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
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题干中,只是“有教学楼、图书
馆、运动场、学生宿舍楼”,但未说明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因此,C 项错误,为正确选项。
A、B、D 三项:均属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C。
4.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 )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按家庭分配
B.按个人分配
C.按劳分配
按单位分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
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C 项正确。
A、B、D 三项: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六条的规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5.在新任教师培训大会上,李校长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一定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
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尤其是不能存在只注重班级内成绩好的学生的情况。李校长的话启示
我们,素质教育应当要(
)。
A.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B.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C.面向全体学生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①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②素质教育是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⑤素质教
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其中,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指素质教育倡导
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教育。题干中,李校长的话体现了素质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的内涵。C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