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18530968616
发布人:黎阳教育 发布时间:2022-02-11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学生不是盲目地直接接受教育的容器 B.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表现出主观能动性
C.学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D.学生是独立的学习主体
2.孔老师非常崇尚“尊师重道”,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跟着老师的想法发展,这才是你们尊重老师的唯一途径。”孔老师的说法()
A.挖掘了学生的巨大潜力 B.继承了中国的师德传统
C.符合个性发展的要求D.未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
3.万老师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边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边向学生提问: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利用手边的物品你能不能自己来制造声音呢?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声音是怎样来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等等。万老师的做法充分说明其扮演了( )角色。
A.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C.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D.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4.( )向来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A.自我教育 B. 在职培训 C.职前教育 D.入职辅导
5.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 )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A.统一管理、集体领导B.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C.分级管理、分工负责D.分级管理、集体领导
6.李老师是刚入职的新教师,在参加教研峰会时提出了如何吸引学生课堂注意的建议但校领导却说:“一个新来的老师哪里懂得如何教学。”并让其专心向老教师学习,不要操心教研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自有教育学生的方法,新老师无需参与 B.新老师需要积累经验后才能提出有益的建议
C.新老师的教学建议只能私下与领导商议 D.无论新老教师都有提出教学建议的权利
7.某班学生肖某因成绩优异被评选为“校三好学生”,肖某的班主任兴奋地将肖某的所有个人信息都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班主任的做法( )。
A.恰当,是对学生进步的鼓励B.不恰当,没有尊重学生的隐私
c.恰当,是对其他学生的激励D.不恰当,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嫉妒情绪
8.五年级的小刚在课间强行索要三年级学生小虎的零花钱,但情节轻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订)》的规定,学校得知后对小刚的处理方式应该为()
A.予以训导B.强制退学C.不予理会D.予以训诫
9.某校建校已经20年,现在的校址也历经了10年之久。在一次课间休息时,两名学生在讲台打闹,被老旧电路产生的火花灼伤。对于此次事故,应当依法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
A.学生B.学生家长C.班主任D.学校
10.雯雯在学校的举荐下,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创新绘画大赛”,并拿到一等奖。学校表扬了雯雯,并将雯雯作品的署名改成学校的名称进行展览。该学校的做法( )
A.不正确,学校无权修改雯雯作品的署名B.不正确,学校应当与雯雯父母商量过后修改署名
C.正确,由于是学校举荐,署名可以修改为学校的名称D.正确,学生的展览权归学校所有
11.学生陶明在入学检查中查出血友病,其父母想让陶明延缓入学,以便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陶明的父母提出申请后,由( )批准。
A.当地医院B.所在学校C.当地乡镇人民政府D.当地法院
1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政府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主席主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游行、示威的自由D.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半数通过
13.文昌学校的学生中几乎百分之六十是农民工子弟,学生的基础不好,对此,数学老师非常着急在学校狠抓教学质量以便比肩成绩优异的实验学校。某天陈铭数学作业没做完数学老师让其在上体育课时补作业,并回到办公室吐槽:“我这是对他负责。他老是不做作业,怎么提高成绩?”该数学老师的做法不正确,因为他( )
A.没有平等对待学生B.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C.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D.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14.下列语句中不符合“为人师表”的是( )。
A.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B.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C.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许媛最近经常把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试卷藏起来,作为班主任的王老师请来了她的家长。此时,王老师应该( )
A.向家长指责孩子最近的不良行为 B.强制家长辅佐自己帮助学生改正问题
C.例行陈述事实,不了了之D.与家长寻找共识,找到解决办法
16.于老师在职20余年,桃李满天下,认为自己对课堂的内容已经成竹在胸,无需再跟着年轻人参加教研和职业培训。于老师的想法( )
A.不正确,教师的学习无关年龄B.不正确,教龄满25年才可以不用参加培训
C.正确,教龄决定能力D.正确,给了年轻教师进步的空间
17.能引起流感、艾滋病等疾病的微生物是( )
A.细菌 B.霉菌 C.病毒 D.真菌
18.闻一多在悼念被国民党暗杀的李公朴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 )。
A.《西岸》 B.《红烛》 C. 《最后一次讲演》 D.《死水》
19.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使孟获诚心归顺。诸葛亮主要用的是三十六计中的( )
A.抛砖引玉 B.笑里藏刀 C.打草惊蛇 D.欲擒故纵
20.“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用来形容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1.下列战役发生在“一战”期间的是( )
A.滑铁卢战役 B.萨拉托加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阿拉曼战役
22.“刀马旦”是传统京剧角色行当中“旦”行的一支。刀马旦专演提刀骑马、武艺高强的巾帼英雄,身份大多是元帅或大将。下列角色不属于刀马旦的是( )。
A.《三请樊梨花》中的樊梨花 B.《穆柯寨》中的穆桂英
C.《棋盤山》中的窦仙童 D.《凤还巢》中的程雪娥
23.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的《九成宫酿泉铭》,其作者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A.欧阳询 B.虞世南 C.怀素 D.柳公权
24.古时关于“冰人”有“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的说法。“冰人”指的是()
A.镖师 B.衙差 C.媒人 D.戏子
25.在一次射箭练习中,甲、乙两人前5次射击的成绩分别如下。(单位:环)
甲:10 8 10 10 7
乙:7 10 9 9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甲、乙的平均数相同,所以二人的稳定程度也相同 B.甲的方差为1.6,乙的方差为1.2
C.因为甲的方差大,所以甲比乙发挥要稳定 D.只能用平均数判断二人的成绩波动
26.在Word中,快捷键Ctrl+F的功能是( )
A.复制 B.查找 C.剪切 D.替换
27.在Excel 中,数据筛选就是从数据清单中选取满足条件的数据,而将其中不满足条件的数据( )
A.做上标记 B.排在后面 C.隐藏起来 D.全部删除
28.下列选项中,与“党员-志愿者”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盆地-高原 B.害虫一白蚁 C.太阳一教室 D.三好学生一贫困生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8,15,46,122,( ),916”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256 B.336 C.338 D.278
二、材料分析题
30.材料:
京南小学实施“创新工程”,学校鼓励教师布置实践性、参与性类型的作业,围绕课本内容,施行“讲一半留一半”的政策,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提高学习效果之余,构建德育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养成教育。与此同时,京南小学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禁毒书画比赛,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在年底举行的“果敢杯”足球联赛中京南小学也拿到了高年级男子组的冠军。
京南小学的贫困学生占比5.7%,在响应“对口帮扶”的基础上,该校发放资助款80.23万,帮助96名困难学生重返课堂。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京南小学的教育行为。(14分)
31.材料:
马胡是某班的问题学生,该班的班主任非常要强,认为绝不能因为几个问题学生影响了全班的成绩。在课堂上,班主任经常提问马胡,如果答不出来就会给他布置繁重的作业,这样就导致了马胡此后每天上课都昏昏沉沉。班主任看到这样的情景,怒斥马胡:“以后上课你不用听课了,出去站着吧,课堂的知识理解不了,考试成绩倒数第一,还上什么学?”马胡的妈妈了解到马胡罚站的情况后,找到班主任,班主任却说:“学生的成绩决定学生的地位,我作为班主任,用了这么多方法,马胡依旧是个榆木脑袋,你作为家长,不要只会找班主任,也要找找孩子自身的问题,再这样下去他的人生就真的跟他的名字一样‘马虎’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班主任的教育行为。(14分)
32.材料: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樟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讨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 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排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营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问题:
(1)分别概括“图灵测试”与“中文房间”两个实验所表达的观点。(4分)
(2)如何理解不同学派对“何为智能”的解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21年6月29日上午10时,经中共中央批准,“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如需答案,请加客服老师微信免费领取:
黎阳教育
电话:18530968616
网址:www.hnlyjy.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与东风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