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18530968616

教师招聘面试:《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教案

发布人:黎阳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10

《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说出数据库的概念,并能归纳总结出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2.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数据库的建立步骤,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会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据库的概念及建立过程。

【难点】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介绍学校的“校本课程”数据库: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数目众多,每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并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为了随时掌握大家的选修情况,学校建立了“校本课程”数据库来存储相关信息,并且通过数据库应用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与操作,同时提供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等服务。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数据库是怎么样的一种系统软件?数据库是如何建立的呢?引发学生思考,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认识数据库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操作数据库”的内容,回忆出数据库的一些特点。【数据集合、可共享的、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统一管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中关于“认识数据库”部分的相关内容,5分钟的时间,随后由学生代表归纳出什么是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它是一个按一定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在数据库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知识点。比如: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体,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资源的共享不仅满足各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各用户之间信息通信的要求。

教师提出问题:数据库是经历哪些步骤和过程进行建立的呢?

任务二:数据库建立的基本过程

教师讲解建立数据库时具体事物到计算机数据的转换过程:具体事物的特征通过人脑的加工,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然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图1的“具体事物到计算机数据的转换”的图片,同时向学生讲解使用数据库管理“校本课程”信息时,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的过程:首先就要对“校本课程”和“学生”这两个事物进行分析,寻找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在“校本课程”中,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很多,如:中国诗歌研究、趣味数学、古典音乐欣赏等,这些都称为实体。所有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也很多。对于“校本课程”实体来说,其特征包括课程名称、课时数、负责老师等(这些都称为属性),在这里需要用到的是课程号、课程名称、负责老师、学生数四个属性。对于“学生”实体来说,则需要学生编号、姓名、性别、所在班级等属性。

随后引导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校本课程的例子,结合教材中图2关于“建立数据库的过程”相关步骤,5分钟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建立数据库的过程。【要建立一个数据库,首先要收集相关的信息,然后从中分析并抽取信息的特征,确定特征之间的关系,接着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最后根据需要使用数据库。】

(三)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两人一组,8分钟的时间,结合本节课所学,相互讨论以表格的形式来列举建立数据库的步骤及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善建立数据库的步骤及任务,得到如下表格:

步骤名称 任务
收集相关信息 分析要处理事务的现象,归纳出其中的特点,并收集相关信息
分析信息特征 根据需求,分析并抽取有用信息的特征
确定特征之间的关系 寻找特征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组织
创建数据库结构 选用适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创建数据表,并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编辑数据表 将具体的数据录入数据库中,对其中的数据、记录进行必要的编辑,如添加、插入、修改、查找和删除等操作。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鼓励学生课后展开思考,要建立“我喜欢的音乐”数据库,建立数据的步骤应该是怎样的?下节课前分享交流。

四、板书设计

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
一、数据库
二、建立数据库的步骤
 
如有需求,请填写下方表单进行留言

黎阳教育

电话:18530968616

网址:www.hnlyjy.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与东风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