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18530968616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核心考点(八)

发布人:黎阳教育    发布时间:2021-01-25

第四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考点一   社会态度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其中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二、社会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适应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例如,为了在群体或重要人物(亲人、老师、朋友、雇主等)那里获得认同、赞扬而端正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

(2)自我防御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升华、补偿、退行、转移、否认等。

(3)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 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感念。 如在参与某种群众性运动时,手持标牌表明你赞同这一运动主题。

(4)认识或理解功能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构建事实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 比如,在政治争论中的态度常常为评价政治候选人提供一种参照框架。

 

考点二   印象形成

一、印象形成的概念

一般来说,印象就是我们对他人的特性,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印象形成是指对人和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效应

(1)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很多时候,刻板印象会带来许多社会偏见。 比如,对男幼师、男保姆的不理解。

(2)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3)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4)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5)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疑邻盗斧”都是典型的投射效应。

 

考点三   群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群体是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其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群人的集合体,它是人们在具体生活和交际条件下结成的共同体。

(二)群体功能

1.群体的社会功能。 在完成某一目标任务的过程中,群体比个人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2.群体的个体功能。 群体成员获得安全感、亲和与归属、成就和自尊等需要。

(三)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共有的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实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3.松散群体、联合体和集体

三、群体影响

1.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

2.社会惰化

3.社会标准化倾向

4.从众与服从

5.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如有需求,请填写下方表单进行留言

黎阳教育

电话:18530968616

网址:www.hnlyjy.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与东风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