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18530968616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核心考点(三)

发布人:黎阳教育    发布时间:2021-01-25

第一章   认知(三)

考点四   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二、记忆的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

三、记忆的分类

1.按其内容的主题分

(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2)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语义记忆:又叫逻辑记忆,即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5)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按其内容的类型分

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或者如何掌握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3.按保持时间分

瞬时记忆:也称感觉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就是感觉记忆。 这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 0.5~18 秒钟,不超过 1 分钟,记忆容量有限,约为 7±2 个组块。

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可以是 1 分钟以上,甚至终生不忘,所以也可以叫永久记忆。

4.按意识类型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参与的条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过去经验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也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四、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五、有效的记忆策略和记忆术

(一)有效的记忆策略

复述;背诵;结果反馈;记忆线索;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

(二)记忆术

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表象法;首字母缩词法;谐音法。

如有需求,请填写下方表单进行留言

黎阳教育

电话:18530968616

网址:www.hnlyjy.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与东风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