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18530968616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核心考点(八)

发布人:黎阳教育    发布时间:2021-01-24

第七章   教学(一)

考点一   教学概述

一、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教学理论形成与发展

我国古代儒家思孟学派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在西方,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赫尔巴特在 1806 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后来赫尔巴特的理论体系为其弟子席勒和莱因所补充与修改,把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改造成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系统与方法,形成了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其发展取向有哲学取向(在我国和苏联盛行)和心理取向(美国)两种。

(二)教学理论的主要流派

1. 行为主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 1 )关于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突出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 2 )关于教学过程: ① 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目标行为; ② 评价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发生的频率; ③ 安排相倚关系,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 ④ 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 评价方案,测量想得到的行为结果。

( 3 )关于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原则是自定步调、小步子、积极反应和及时反馈。

2. 认知主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 1 )关于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 2 )关于教学过程:包括四个原则,即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 3 )关于教学方法:发现法。

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1 )关于教学目标:培养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性强的人,培养学会怎样学习并且能不断学习的人,最终使学生完成自我实现,即人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形成。

( 2 )关于教学过程:确定帮助的情景 → 探索问题 → 形成见识 → 计划和抉择 → 整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服务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指导者角色。

( 3 )关于教学理念: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即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

( 4 )关于师生关系:认为教师作为“促进者”应具有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品质。

4.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1 )关于教学目标: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 2 )关于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 3 )关于教学方法:

① 支架式教学

② 抛锚式教学

二、教学的基本任务

( 1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2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 3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 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如有需求,请填写下方表单进行留言

黎阳教育

电话:18530968616

网址:www.hnlyjy.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与东风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