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阳陪你每日一练 招教真题
发布人:黎阳教育 发布时间:2019-03-12
1.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 )。
A.德育内容 B.德育活动 C.德育方法 D.德育过程
2.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3.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劳动 D.班主任工作
4.( )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A.智育 B.德育 C.劳动教育 D.自我教育
5.( )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6.( )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A.德育规律 B.德育内容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7.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中。
A.德育内容 B.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8.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德育目标 B.生产力水平 C.时代特征 D.文化传统
9.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
A.礼 B.射 C.御 D.书
10.( )不属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内容。
A.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 B.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C.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D.弘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11.德育的永恒主题是( )。
A.理想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劳动教育 D.纪律和法制教育
12.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使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之理,这是( )的内容之一。
A.理想和传统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劳动教育 D.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13.( )是德育内容的最高层次。
A.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B.理想和传统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14.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的是( )。
A.生命教育 B.生活教育 C.生态教育 D.生存教育
15.“三生教育”是指( )。
A.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 B.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理教育
C.生存教育、生理教育、生命教育 D.生理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
16.生活教育来自( )的“生活教育理论”。
A.杜威 B.赫尔巴特 C.陶行知 D.蔡元培
17.( )是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A.生命教育 B.生存教育 C.安全教育 D.生活教育
18.下列不属于升学指导的内容的是( )。
A.就业具体指导 B.思想指导 C.复习指导 D.心理指导
19.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是指( )。
A.品德形成过程 B.德育过程 C.德育目标 D.德育原则
20.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1.C【解析】根据德育方法的定义可知选C。
2.A【解析】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3.A【解析】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基本途径。
4.B【解析】德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确保其他各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德育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并为体、智等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从而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5.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6.B【解析】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7.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8.A【解析】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9.A【解析】礼,指的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
10.C【解析】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或热爱态度。国际主义教育主要指国际理解教育与世界和平教育。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是理想和传统教育的内容。
11.B【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12.C【解析】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品质;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
13.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是德育内容的最高层次。它包括:认识人生、规划人生,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4.C【解析】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包括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
15.A【解析】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合称“三生教育”。
16.C【解析】生活教育来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
17.C【解析】安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德育形式。安全教育是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18.A【解析】升学指导包括思想指导、复习指导和心理指导。就业具体指导是就业指导的内容之一。
19.B【解析】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0.C【解析】德育过程是由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共同构成的,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如有需求,请填写下方表单进行留言